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61节(2 / 4)
“不是感冒是什么?”
“你以前应该有过类似的发烧。你在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看过类风湿病吗?”
经过医生的提醒,老阿姨想起了自己的老毛病。
“你近期有没有好好吃药?”医生再问病人的服药史。
类风湿属于慢性病,为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和糖尿病病人一样,类风湿病人是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做检查。如果没控制好,一旦累及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变成重症,后果不堪设想。发烧是个疾病不好的信号。因此辛妍君要提议病人住院复查和治疗。
见状,谢婉莹出去帮老师打电话问国协的内五科,内五是内分泌免疫科病,不知道有没有多余床位可以收病人。
老阿姨絮絮叨叨地抱怨起自己:“近来好像忘了吃药。我以为我自己感冒了。你看,医生我咳嗽是不是像是感冒。”
“咳嗽不一定是感冒。”辛妍君耐心给患者解释。
类风湿病累及心脏和呼吸系统,一样会引发咳嗽。这个比起普通感冒肯定是严重多了。所以必须查清楚体内脏器的情况。要拍胸片,要做超声心动图。
给患者解释清楚了。护士推来轮椅准备送行动不便的病人去住院部。辛妍君回头见到两个学生回来了,问:“怎样?跟李老师出去有没有学到什么?”
谢婉莹和岳文同犹豫了下。
伤者没死,拉回来做手术了。
辛妍君心头赞叹着,自己医院的神经外科是厉害。自从有曹勇坐镇,国协的神经外科是越来越出名了。
一个名医带动的效应是不可估算的。
话说回来,这么把人救回来后,她那位李同学大概会很洋洋得意要向她炫耀了。只能说李同学是运气比她好得多。如果她去的那个学校和工地一样有很强的组织救人能力,或许不是悲剧结局了。
“辛医生。”徐姐走到内科诊室问她,“我问董医生,董医生说今晚是你负责内科出车急诊是不是?”
“又有病人了吗?”辛妍君转回头问。
“是,是一个高血压病人,有多次脑梗塞病史。说是现在又好像神智不清了,打电话给120。”徐姐传达120的话说。
辛妍君起身,招呼两个学生:“走。这回看能不能拉回来人。”
第1283章 老师们经验老道
回来不到几分钟,再次跟随辛老师出车。
谢婉莹和岳文同坐在救护车上,感觉今晚好像没有从这车上下来过似的。
“你们要不要一个人先去休息下?”辛妍君体贴两个学生问。
不用。学生们摇头。
由于同事连续出了两趟车有些累,徐姐和同事临时换个岗位,替同事出趟车。于是同两位实习生菜鸟坐在了后车厢里。
辛妍君跳上救护车的副驾座。救护车出发了。
路上,徐姐兴致勃勃问两位实习生:“来急诊后感觉我们急诊怎么样?”
坐在前面的辛妍君听见徐姐这话,立马警惕地掉个头:怎么,急诊一样打算抢人吗?
徐姐这话真是替急诊科领导问的。急诊的护士组早知道谢婉莹和她那班同学的本事了,私下和科室领导透过信儿,反正急诊科要招医生的。
急诊累,忙,不是个轻松的科室,经济效益不错,但是,干急诊的总觉得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,因为实在太累了,压力超级大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你以前应该有过类似的发烧。你在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看过类风湿病吗?”
经过医生的提醒,老阿姨想起了自己的老毛病。
“你近期有没有好好吃药?”医生再问病人的服药史。
类风湿属于慢性病,为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和糖尿病病人一样,类风湿病人是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做检查。如果没控制好,一旦累及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变成重症,后果不堪设想。发烧是个疾病不好的信号。因此辛妍君要提议病人住院复查和治疗。
见状,谢婉莹出去帮老师打电话问国协的内五科,内五是内分泌免疫科病,不知道有没有多余床位可以收病人。
老阿姨絮絮叨叨地抱怨起自己:“近来好像忘了吃药。我以为我自己感冒了。你看,医生我咳嗽是不是像是感冒。”
“咳嗽不一定是感冒。”辛妍君耐心给患者解释。
类风湿病累及心脏和呼吸系统,一样会引发咳嗽。这个比起普通感冒肯定是严重多了。所以必须查清楚体内脏器的情况。要拍胸片,要做超声心动图。
给患者解释清楚了。护士推来轮椅准备送行动不便的病人去住院部。辛妍君回头见到两个学生回来了,问:“怎样?跟李老师出去有没有学到什么?”
谢婉莹和岳文同犹豫了下。
伤者没死,拉回来做手术了。
辛妍君心头赞叹着,自己医院的神经外科是厉害。自从有曹勇坐镇,国协的神经外科是越来越出名了。
一个名医带动的效应是不可估算的。
话说回来,这么把人救回来后,她那位李同学大概会很洋洋得意要向她炫耀了。只能说李同学是运气比她好得多。如果她去的那个学校和工地一样有很强的组织救人能力,或许不是悲剧结局了。
“辛医生。”徐姐走到内科诊室问她,“我问董医生,董医生说今晚是你负责内科出车急诊是不是?”
“又有病人了吗?”辛妍君转回头问。
“是,是一个高血压病人,有多次脑梗塞病史。说是现在又好像神智不清了,打电话给120。”徐姐传达120的话说。
辛妍君起身,招呼两个学生:“走。这回看能不能拉回来人。”
第1283章 老师们经验老道
回来不到几分钟,再次跟随辛老师出车。
谢婉莹和岳文同坐在救护车上,感觉今晚好像没有从这车上下来过似的。
“你们要不要一个人先去休息下?”辛妍君体贴两个学生问。
不用。学生们摇头。
由于同事连续出了两趟车有些累,徐姐和同事临时换个岗位,替同事出趟车。于是同两位实习生菜鸟坐在了后车厢里。
辛妍君跳上救护车的副驾座。救护车出发了。
路上,徐姐兴致勃勃问两位实习生:“来急诊后感觉我们急诊怎么样?”
坐在前面的辛妍君听见徐姐这话,立马警惕地掉个头:怎么,急诊一样打算抢人吗?
徐姐这话真是替急诊科领导问的。急诊的护士组早知道谢婉莹和她那班同学的本事了,私下和科室领导透过信儿,反正急诊科要招医生的。
急诊累,忙,不是个轻松的科室,经济效益不错,但是,干急诊的总觉得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,因为实在太累了,压力超级大。 ↑返回顶部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