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647节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孩子妈妈答:“应该是昨天。我们自己想法子给他擦下酒精,想给他退烧,退不了才抱他来医院看。”
  老百姓知道看病麻烦,有些家长见孩子情况不严重的话,会在家里想着自己先找法子给孩子退烧,若是能退是小毛病不用上医院了。
  “他这只脚什么时候这样子的,你知道吗?”
  接到医生这个问题,孩子妈妈好像才发现儿子的左脚异常,惊讶地说:“之前抱他去做体检的时候,医生没说过他的脚有问题。”
  说明这孩子的马蹄足是现在被发现的。并不奇怪,不少孩子先天性疾病症状不显著,要等后期症状越来越突显出来才能被人察觉到。
  “他有没有呕吐,有没有拉肚子?”魏同学再问问。
  孩子妈妈摇摇头。
  “咳嗽有没有?”
  “好像有。”孩子妈妈说,“还有哭,哭得声音嘶哑,我们觉得他好像喉咙不舒服。”
  孩子哭声嘶哑,喉咙不舒服,声带声门出问题?是小儿急性喉炎吗?几个年轻医生被吓一跳。
  儿科发病急和进展快,小儿喉炎在这方面体现到淋漓尽致。由于孩子的喉腔小,喉炎容易发生肿胀,孩子咽喉发射比成人差,气道分泌物没法自主排出来,进一步加重堵塞,最终形成喉梗阻窒息。是儿科常见的最需要警惕的急症病种之一。
  第2427章 孩子长大了
  听诊的医生屏住声气仔细听,似乎能听见一些肺呼吸音的异常了。喉炎比较严重的话,是可以听见喉的传导音或是管状的呼吸音。孩子的心率稍微有点儿快。
  段同学转个身,在办公桌上取了根消毒好的直接喉镜过来给孩子做简单的喉部检查。直接喉镜之前讲过了不再说。
  医生看病是这样了,必须把所有常见的怀疑病种排除下避免漏诊误诊。这一番检查完,时间要过去十几分钟了。家属在旁边看着焦急,要怀疑这群年轻医生行不行的。家属永远想着一来到医院既然是挂急诊了,医生肯定能很快解决问题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,不止是年轻医生,年纪大的医生基于谨慎同样需要排查的。
  “你们先给孩子打针是不是?”孩子妈妈催促医生。
  初步判断有了,为小儿急性喉炎。医生是会先开药开针做处理。患儿病情比较急,为喉炎二度了。魏同学急匆匆跑出去叫护士先给这孩子打上针。
  当魏同学在急诊科走廊里一路跑的时候,魏妈妈从老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了。眼望着儿子穿着白大褂飘飘的身影,魏妈妈有些感慨,儿子长大了呀。
  “一块去看看吧。”曹昭对学生家长说。
  来了肯定是想近距离再看看儿子当医生的样子,魏妈妈深吸口气好像在安抚砰砰的心跳,走过去。曹昭和程医生随同她一起过去看看学生们的工作情况。
  几个年轻医生是顾不上其它的,埋头处理患儿的病情。几个人帮着按住孩子四肢让护士给孩子顺利抽血和打吊针。
  危及患儿性命的症状处理好之后,像孩子出现马蹄足这样的异常情况必须告知家长。
  “你们说他这只脚是异常的,要怎么办?”孩子家长听完医生的话自然紧张了,问。
  “我们会请骨科医生过来会诊。”给家长说着,联系住院部小儿骨科医生下来。
  几个年轻医生没想到的是,下来的骨科医生非一线值班住院,而是他们之前见过的刘怀禹老师。
  刘怀禹老师造型像个艺术家,白大褂没扣的,从步梯走下来时是风流潇洒。像这种副主任医师,除非叫人别跟着,一般后头跟的是一堆学生像小随从似的。
  这一批医生突然出现,是能把孩子家长吓到的。为此,有经验的医生在进去见孩子和家长前,会考虑下,不让所有学生跟着进来。
  到了患儿急诊观察床边,要拉开隔帘前,刘怀禹好奇地打量下站在这里没进去的老友曹昭:你怎么不进去?
  曹昭不用说话:我想怎么看我家孩子就怎么看呗。
  刘怀禹不是没有注意到他身边站着的魏妈妈。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