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981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3615章 魔法棒
  有人觉得做个医生像个老妈子,絮絮叨叨没完没了。或是像个老师,需要时时刻刻教育患者及家属。这是因为患者和家属有时候如同个孩子,经常做出些匪夷所
  思的事情。年轻医生没经历过的,难免会感觉是备受委屈。做多几年医生,见多了自然变成麻木不仁。
  想当好个成功的老妈子或是老师,容易不?不用想也知道不容易。参考她妈妈和她大学辅导员任老师,任老师操劳到年纪轻轻头发要发白。
  一个学霸班里都有可能出现让老师头疼不理解想不通的事件,何况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低的家属。归根到底一句话,临床上能从头配合医生到底的患者为少数而不是多数。原因很简单,哪怕患者是个听话的,想完全理解医生每个步骤和用意是不可能的。
  没这个专业技术能力的患者没法做医生肚子里的蛔虫。所以,患者和家属“没法完全配合”很多时候是情有可原的。
  医务人员要对此有提前预判的专业能力。
  因而潘世华医生自动自觉承认前辈指出的错误点,知耻而后勇。毕竟身边有个谢医生卷王在,时刻告诉他其实能做到更好。
  老太太的女儿不一开始告诉他所有肯定不是坏,要么是忘了,要么是怕,主要怕自己妈脑子不清闹脾气时打医生护士麻烦大了。回来见到谢医生的新动作,潘世华取下钢笔在病历上写病人转住院部的病历时,眉毛耸耸,预备再动动脑子,绝不可以就此服输,一定有法子治治患者的这
  个毛病。
  同时,李护士伸手拍了下愣着的郭后辈:“多向谢医生学习,小豪同学。”
  前辈的声音,让郭子豪哎的声缓回神。临床上多的是相互学习,跨专业学习,护士向医生学习,医生向护士学习。谁优秀向谁学习。
  论到这个专业预判能力,不仅仅医生要具有,也指其他医务工作者包括护理人员。
  于是郭子豪亦步亦趋跟在谢医生后面过去三号病床,瞧瞧谢医生卖的什么葫芦药。三号病床年轻患者,不爱说话,不爱告诉家里人,貌似知道自己什么病,这些表象指向一点:这个患者大概率认为自己行能对自己做病情判断,有可能偷偷
  摸摸准备要走。
  这类患者通常固执如齐老爷子。
  只能是把数据给病人自己看,你觉得是自己身体的医生,可以给你看看你自己的数据做医学判断。
  去到病床边。郭子豪一看,真是。病人自己坐起来拿手机和包。
  见到医生过来,年轻患者杜永生说:“我好多了,谢谢你们,医生。”
  言外之意是有急事想离开医院了。
  “谢谢不用。给你根体温计,你自己再量量,看自己真的完全退烧没有。”谢婉莹说着手里拿出根体温计。望着她掏体温计的姿势,杜永生的眼睛好像被闪光灯闪了下,不由眨了下: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,怎觉得这女医生手里拿的是根魔法棒?
  第3616章 别和医生怼
  杜永生答道:“之前护士给我量过了,体温降下来了。”
  “没关系,量了可以再多量量。这样可以知道你好了多少,没有好起来,是好得快或是好得慢。”谢婉莹说。
  量体温,真就是一种可以算是最古老最简单快捷测算人体健康的方式。如抽血化验等其它实验室检查,虽然能做更具体的病情反映和分析,然而不能随随便便做一次这样的检查,远没有量体温方便及时。为此临床上量体温永远不落伍,是个重要的测量指标。
  眼前这个女医生这样说了,话里头含义摆明在说他这个患者自我感觉和认为是不对的。杜永生的眉头皱起来,有些迟疑。
  谢婉莹把体温计再在他面前伸了伸。
  不拿过来不量岂不是代表自己先心虚了?想到这,杜永生把体温计接过来了,放在自己腋窝里头夹紧。
  这患者年轻有文化,现在自己手能动,而且家里人是医生,懂如何自测体温的。因此谢婉莹对患者说:“十分钟你自己计时。有事情可以喊我们过来。”
  其他人听出来了,她这话是放手,不准备盯着患者量体温。其他人果然见着她转身先走一步。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