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304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打下淮阴,霍峻的第一件事不是商讨今后的用兵,而是向江淮诸将强调淮阴的重要性,将淮阴的重要性提高到寿春同档次。
  论地形的重要性上,淮阴不比寿春差多少。有了淮阴,才能北望下邳、彭城;有了寿春,才能去观望中原。但从考虑到政治、军事、经济上,淮阴的重要性远不如寿春。
  毕竟徐州凋敝,被曹操屠杀、吕布、刘备登场作战,霍峻北上掠民,至今已无多少百姓。且若百姓众多的话,守备淮阴绝不止这些人马。
  今时的泗水流域已无多少百姓,难以跨越数百里支持供给淮阴城。故而曹操仅是派兵初建淮阴,真正的依仗在下邳城。
  再观淮阴、寿春二城的重要性上,占据淮阴,则能观望青、徐二州。若淮阴不稳,南方政权即便拿下徐州也不稳。
  南方政权想跨越江淮,去占据广袤的中原。需要依靠支点、枢纽去撬动中原。相较四水注入淮水的淮北。能联通淮水与长江的联络,唯有巢湖、邗沟二水。
  维系二水保障的城池,从南往北看,巢肥运河上分别为合肥、寿春二城,邗沟上则是射阳、淮阴。故而淮阴稳固了,才能说邗沟是安全的,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北伐青徐。
  历史上五代十国中堪比三国赤壁的清口之战,实际上就发生在淮阴,汉之泗口,为梁之清口。
  徐盛领悟霍峻的深意,说道:“都督之意,可是欲将射阳城之部署,进而挪至淮阴。今后以淮阴城为淮东屏障,从而大兴淮东。”
  “正是!”
  霍峻微微颔首,说道:“昔弃淮阴,皆因兵力不济,主力在巴蜀。无奈之下,唯退守射阳,图谋淮水。今大军北伐,角力淮水,淮阴不可不复。无淮阴,则无淮东;无淮东,则难北伐。”
  北伐任务之艰巨,远超众人之想象。江淮曾经的富庶之地,化为荒废之所,他一路北上,除刘基治理的二县外,数百里间,竟无百姓身影。
  想跨越江淮无人区北伐,其难度巨大。若要北伐青徐,唯有缓缓进取,慢慢恢复江淮生机。之前在江北的二三百里间恢复生产,接下来将要在淮水流域恢复生产。
  所幸江淮虽人烟稀少,但土地肥沃。若能有百姓居住,不消数年,江淮将渐有人烟。
  顿了顿,霍峻吩咐说道:“即日起,迁射阳军士至淮阴,今后由文向驻扎。我分兵五千与你,务要守住淮阴,控遏邗沟漕运。”
  “淮阴者,临有大泽,沃野千里。若整治得当,军民殷实,无需江左调运,如此之城非文向不可出任。”霍峻提醒道:“淮阴城小,难屯大兵,可从朱光旧时之举,选地建新城。”
  淮阴即日后的淮安,汉时的淮阴虽没有洪泽湖,但洪泽湖的雏形却是已有,大小湖泽分布于城池周围。若徐盛治理的好,淮阴城复兴当是不难。
  徐盛振奋精神,说道:“盛必不负都督之望。”
  “都督,朱光今在屋外,是否让他进来问话?”丁奉说道。
  “好!”
  霍峻招呼与众人齐坐,让朱光入屋。
  “朱光见过君侯!”朱光低着头,似有羞愧之感。
  霍峻坐在席上,笑道:“合肥时,峻遣信劝将军投降,不料将军连夜出走。今破淮阴,终获将军尔!”
  朱光侧头长叹,说道:“屡败君侯之手,光已无话可言。仅恨淮阴兵寡,难阻君侯声东击西之策。”
  对朱光之言,霍峻不想去驳斥什么。这场仗虽然有计策成分在,但能攻克淮阴,确实在于他兵多欺负兵少。
  霍峻让侍从端上交椅,问道:“不知将军可知下邳、寿春虚实否?”
  朱光迟疑少许,说道:“光略有耳闻,今光虽降于贵军,但光难为君侯效力,向同僚挥戈。”
  “放心!”
  见朱光甚有底线,霍峻笑道:“将军若知无不言,我可对外言将军战死,让将军迁至武汉居住。”
  “多谢君侯!”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