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475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旧部有旧部的特殊待遇,都督之称,几乎是江淮旧将所尊称霍峻。
  “诺!”
  望着众人,霍峻笑道:“时间紧迫,料诸位将军已是饥肠辘辘。今当速议军事布置,而后让诸位将军用膳!”
  说着,将白毦鞭扣到案上,霍峻问道:“士元,今江淮战事如何?”
  庞统笑了笑,说道:“禀都督,自陆车骑二败邵阳洲后,曹丕遣臧霸率兵渡淮,与曹休合军共攻钟离。然自正月以来,天多降雨,难以全力破城,故钟离城得以暂保。”
  “陆车骑恐五月之期过,徐盛难以久守钟离,特遣死士潜入城中,言援军至江淮,以坚其固守之心。下邳城亦是如此,霍攸之据内城,夏侯尚所部多有死伤,围而不攻,欲待下邳粮绝。”
  “善!”
  霍峻微微颔首,赞扬说道:“此番如能取胜,文向、攸之皆有大功。尤其文向以钟离小城,奋寡弱之兵据十万之众于淮北。”
  下邳、钟离二城,下邳较为轻松些,钟离最为困难。徐盛以三、四千兵,独自阻挡十余万大军的轮番进攻,造成魏军高达万余人的死伤,且还杀伤曹仁,堪比历史上留名的著名防守战役。
  “今下贼军布置何如?”霍峻说道。
  庞统趋步行至帐角,用木杆指着挂在帐角的舆图,说道:“统奉都督之命,细察魏军于江淮布置。寿春城中有兵万余人,分驻寿春及其外城戍,为大将徐晃坐镇。”
  “徐晃?”
  霍峻微微皱眉,问道:“徐晃未随曹丕南征?”
  “据斥候言,徐晃因旧疾发作,难以随军征战。曹丕令徐晃归寿春养病,且坐镇淮西,以防我军袭之!”庞统说道。
  襄樊之战,徐晃与关羽阵前谈话,互以弓箭伤之。关羽因胸腔中箭,重伤不下火线,故而在大战后便去世;徐晃腹部中箭,但因将军事交予曹真,及时至宛城养病,得以活下来。
  徐晃虽活了下来,但腹部那一箭却成为他的暗疾,导致其渐淡出军界,少有露面。此番曹丕倾出大军南征,身为宿将的徐晃披甲上阵,但因旧疾复发问题,唯有坐镇后方。
  见霍峻没有问题,庞统继续说道:“今魏军大部分布在义成、钟离、邵阳洲。义成位于涂山之北,由曹丕率文武亲统之,有兵马两三万之众,距钟离有百余里。”
  “钟离地区,曹休、臧霸率兵民五、六万人屯淮南,欲久围而破钟离;邵阳洲,贾逵统兵万人坐镇,控卫浮桥;桥北,曹洪率两三万之众,以为策应邵阳洲之卒。”
  在庞统的指点下,将魏军在江淮驻扎的情况悉数说了出来。魏军兵马布置分散,大军主力几乎在钟离一带的淮水南北。曹丕在后方义成调度大军,而非在前线指挥。
  霍峻指着寿春外围城戍,问道:“魏军可有截断肥水?”
  “未有!”
  庞统说道:“舟舸出肥水,可至寿春,继而入淮水。其在肥水畔有水城,屯有兵马数百人,以为戒备之用。”
  霍峻心中渐有了然,问道:“士元久屯合肥,可有破敌之策?”
  “略有小得!”
  庞统用木杆在舆图上比画,说道:“陆车骑屯兵下游,以舟舸逆击欲毁邵阳洲大桥,然屡被火船所破,烧毁浮桥多有困难。”
  “统得都督军令,细察淮水形势,统以为可乘舟舸至邵阳洲上游,反行火船之策,顺流放火,与陆车骑同烧浮桥,进而败其军士。”
  魏军南征江淮时,霍峻令陆逊至淮东而击魏军,留庞统在淮西屯兵。实际上有东西合力,上下游同击魏军之念。
  一直以来,庞统都在观察江淮战事,甚至说庞统是霍峻的后手。故而这几月间,霍峻不仅与陆逊联络,而且还与庞统书信沟通。
  霍、陆、庞三人一直针对如何击破魏军有深入的探讨,陆、庞皆认为欲破魏军,必须捣毁邵阳洲浮桥。当然邵阳洲浮桥之重,不仅是汉军知道,魏军同是知晓。在魏军严密防备下,庞统与霍峻讨论,认为从下游难以击毁浮桥。今不如从上游出发,顺水势而下,从上游击毁邵阳洲浮桥。
  至于魏军会不会发现了上游的汉军,但因信息传播问题,必然无法跟上全力顺江下游的汉军舟舸。或许消息还在路上时,汉军的舟舸已是抵达邵阳洲浮桥。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