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498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诸葛乔拱了拱手,说道:“建功将士名册一份在尚书台,一份被送往丞相批阅。今按脚程而言,快送至襄阳。”
  刘禅沉吟少许,说道:“诸将建功册封之事,由丞相批阅。今为劳大司马钟离、寿春二功,需先下诏封赏。”
  说着,刘禅将早有准备的诏书从袖子里取出,交予诸葛乔,说道:“让王秘书润色一二,而后由尚书仆射马良代朕出使寿春,设坛册封大司马!”
  “设坛册封?”
  诸葛乔甚是好奇,问道:“陛下,丞相可曾知否?”
  刘禅笑了笑,说道:“此诏令为丞相与朕之意,司隶校尉亦无异议!”
  “那敢问陛下,何爵需登坛册封?”顾徽大着胆子,问道。
  刘禅收手背腰而走,慢悠悠说道:“以大司马之功,岂能是侯爵所能扬其功?今当拜大司马为江陵县公,建设宗庙,永兹口赋,与国同休!”
  “江陵县公!”
  众人倒吸口凉气,大汉第二个县公出现了。
  不仅是县公与国同休,实际上县、乡、亭三侯也与国同休。而特殊的地方在于,拥有了建设宗庙的权利。
  在汉代私人无法建立宗庙,更不能随便祭拜他人,除非是官方下诏修缮的宗庙。
  原历史上,诸葛亮病逝之后,蜀中百姓太过思念诸葛亮,常会在公共场合淫祀诸葛亮。之所以会淫祀诸葛亮,则是因诸葛亮爵位仅是武乡侯,而非王公之类的爵位。
  得知蜀中百姓淫祀诸葛亮,刘禅下诏特例为诸葛亮建设宗庙,让百姓得以正儿八经祭祀诸葛亮。在蜀中,诸葛亮为何能香火不绝,与刘禅特例开恩有关。
  在汉之后,建设宗庙的权利渐渐放开,但有些规格的庙宇非王公不得有。故在拥有建设宗庙权利后,霍峻不仅能祭祀他的先人,还能在死后享受香火。
  然可以预料的是,霍峻首封县公,打破了惯例之后,必然有少数大将会陆续进封县公。
  第624章 封公道孤
  两汉时,爵位尚未滥发,实封的县侯已是人臣之盛的标志,如萧何、曹参、邓禹等。
  东汉末年,关内侯、亭侯虽被统治者滥发,但县侯依旧有着较高的地位。
  随着南汉的建国,从非军功者不得封侯,而改成不得封县侯起,县侯不再是人臣之盛的标志。尤其以关羽被刘备追封汉寿县公开始,武将封县公,实际上难以避免。
  话虽如此,但江陵公的出现给众人的冲击依旧不小。在刘禅向外披露对霍峻的封赏之后,当夜张昭入宫求见刘禅,希望能收回县公的封赏。
  张昭以旧汉制为由,希望劝刘禅谨慎分封县公,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  刘禅不似老古董张昭,其表示爵位已经泛滥,县侯都虚领了,已经无法满足时代了。且如果不给更高的爵位,武将则缺乏北伐的欲望。
  在刘禅那碰了一鼻子灰后,张昭向诸葛亮去了封书信,希望能通过诸葛亮去收回这个决议。
  诸葛亮收到书信之后,向张昭回了封信。
  在信中,诸葛亮表示霍峻对于汉室而言,有建鼎之功,无霍峻则无今之汉室。昔先帝之时,常感薄待霍峻,早时恨无法封以高官荣爵。而当下有了基业,岂能薄待功臣。
  至于旧汉制度,诸葛亮认为制度是根据国家形势而制定,不是国家非要执行旧制。过于循规蹈矩,不仅寒了武将们的心,更是会冷了那些后来者的心。
  在推行侯—公制度上,诸葛亮无疑是支持的。不是因为他带兵打仗了,而是熟读历史的诸葛亮已是察觉到时代洪流的前进方向。
  实际上,在东汉建立之初,便出现县侯贬值的现象。但那时主要是刘秀能打,刘秀常常是派将领轮流去攻略地盘,而不是抓着一个人单薅羊毛。
  故而刘秀治下没有出现庞大的军功集团,得以让他轻易地执行退功臣,进文吏这一政治措施。但先帝刘备类高祖刘邦,而非似世祖刘秀。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