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530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陛下英明!”
  孙权恭维了一句,说道:“故臣以此出发,与王兖州、吕徐州研讨,窃以为东海、琅琊一马平川,不可以阻挡。”
  “琅琊郡治开阳,依沂、治二水,三面临水,唯北临原,看似为兵家必争之地,不可弃之。但观今下之形势,权与诸君以为如守开阳,霍峻必筑河堰以淹城,而后屯兵险要以破援军,效仿往昔之策。”
  “时霍峻围开阳,青徐兵马奔赴救之,因兵力悬殊之故,多半会被霍峻所败。若命兖州兵马与青徐兵马分道而进,兖州兵马出泰山郡行军,因沿途山岭多险峻,恐会被霍峻破于半道。”
  “青、兖二州兵马被霍峻分兵败之,其取开阳之后,将转攻彭城。以泗水淹彭城,汴、荷二水门户大开,霍峻将可北至黄河,西取中原,东扫青徐。为国家大事计,故权以为开阳不可守,应当弃开阳,收缩兵力至穆陵关。”
  曹叡对照着齐鲁地图,并对照孙权所预估之言语,神色不由再次严肃起来。
  确实如孙权所言,如果以开阳为桥头堡,以阻挡霍峻用兵。那么霍峻非常有可能采用围城打援之法,水师封锁治、沂二水水面,并派兵在城北封堵,将开阳城包围起来。
  曹魏为了救援开阳城,青州兵马将顺沂水而下,从东北方面而来;而那兖州兵马入泰山郡,从西北方面而来。
  东北、西北两面隔有沂蒙山,信使传递非常不方便,且会因路程长远问题,难以统一行军。
  分兵行军,且各部兵马还不如霍峻多,如此良好的战机,那么将会被霍峻抓住,而后逐一击破。所以孙权提出放弃琅琊、东海二郡,实际上是正确的选择。
  “彩!”
  曹叡忍不住鼓掌,说道:“孙卿之语可谓真知灼见,如若固守琅琊,青州之兵将危。如坐视被围,开阳城中将士将皆被霍峻所擒,此将空损兵力。”
  听着曹叡的认可,孙权神色不由得意起来,用那余光看向吴质。却见吴质神色阴沉,似乎非常不满意。
  第667章 优势在我!
  (上章:豫州改成兖州,我弄错了!)
  孙权舍弃开阳的分析,让曹叡为之耳目一新。为了缓和气氛,曹叡暂延了会议,转而参加洗尘宴,以为拉拢兖、徐、青三州将领。
  当日,筵席喧闹,觥筹交织,直至深夜之时,君臣方兴尽而归。
  次日,早膳之后,曹叡再召三州诸将商讨军事。
  相较昨日仓促举行的军议,今日会议准备的甚是充分。在堂壁上悬挂青徐舆图,且上有标记敌我势力之分布,让人一目了然。
  “拜见陛下!”
  曹叡从堂侧而入,列席文武起身长拜而迎。
  曹叡绕行半周,将披在肩上的大氅交与侍从,而后双手下压,示意众人坐下,说道:“实不相瞒,朕之所以着甲胄而来,实因京中多有谣言,言徐州将舍与霍峻,朕夜不能寐,故至兖州以为监督军事。”
  “昨日,孙车骑之语让朕倍感欣慰,可见谣言不可深信。今再召诸君至此论事,非为他事,而是朕欲让诸君深晓徐州之重,及探讨御敌之方略!”
  说着,曹叡端坐榻上,说道:“今日论兵,诸君尽述所思,不必拘束!”
  “吕卿亲守彭城,多与水贼接触,今局势如何,可向诸君道明!”曹叡说道。
  “诺!”
  吕虔奉命而起,说道:“早些年,霍峻侥幸攻克下邳,然徐州之局势未有较大之变化。如与霍峻作战,仍可执行旧时之方略,以兖、青二州兵马成东西合击之势,以钳制水贼之兵。”
  “当下关键所在,若弃琅琊,固守穆陵关,如何击退霍峻,或是说如何利用东西合击之势,寻机击败水贼兵马。然无论如何,一切之事当以固保彭城为中心,与敌行逐鹿中原之争。”
  孙礼略有异议,说道:“使君,我军虽有三州之力,但因下邳被占之故,我军难以合兵。水贼如若不取琅琊,而转取彭城。我青州之兵,为解彭城之围,亦要向下邳进军。”
  “霍峻则可以围彭城,而击青州之援兵。青州兵溃,豫州之兵恐会被霍峻所败。时齐鲁兵马俱败,礼恐彭城复现项羽被困垓下之事。今青州可弃,莫非徐州可弃彭城乎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